就算你不在家下廚,你可能也看過料理節目。看別人舞鍋弄鏟總是比較輕鬆,除了被激起食慾是一種愈吃不到愈開心的娛樂, 精心佈置的廚房場景也能帶給你美好生活的想像,電視名廚本身更懂得如何逗觀眾開心。於是,你想跟上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在三十分鐘裡完成四道菜的俐落手腳,盼望柯提斯史東(Curtis Stone)哪天能出現在你家附近的市場,為奈潔拉(Nigella Lawson)半夜翻冰箱找東西吃的景象感到莞爾。
喔,是的,奈潔拉,這位下奶油與砂糖從不手軟的「挑逗食慾」(food
porn)女王,也是許多女性與男士憧憬的「家政女神」(domestic goddess),她已走紅多年,如今也該讓一些新面孔登上舞台。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日前點名了幾位奈潔拉的接班人選,其中一位就是Rachel Khoo。
Rachel Khoo是最近英國美食圈備受矚目的一位新星,她在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的料理節目《TheLittle Paris Kitchen: Cooking with Rachel Khoo》頗受好評, 同名食譜書也成績不俗,使她知名度大開,其飲食生涯也正式起飛。
Rachel的名氣並非一蹴可幾,在成為電視節目主角以前,她熬過一段隻身在異鄉打拼的日子。Rachel的姓氏「Khoo」透露了她的華人血統,父親是馬來西亞華僑,母親是奧地利人,她本人成長於英國,大學在中央聖馬汀藝術與設計學院修習藝術與設計,畢業後進入精品業做公關行銷,卻對甜點產生興趣,憑藉著對甜點的熱情與些許冒險的勇氣,於2006年她決定放下一切到法國闖蕩,在巴黎的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學習甜點(pâtisserie),並靠著在寄宿家庭打工換取食宿及在百貨公司賣香水等,與過往光鮮亮麗的公關業完全不同的方式維持生活。
之後,Rachel在巴黎的一間廚藝教室「La Cocotte」找到甜點講師的工作,以杯子蛋糕等課程吸引了想了解英國茶點的巴黎淑女們;她也獲得了兩本法文食譜書的出版合約,第一本寫早餐,第二本則關於抹醬;此外,她也開始提供外燴服務。
Rachel的飲食生涯開始展露曙光是直到她與知名出版社Penguin Books簽約,計畫出版一本以法式家庭烹飪為主題的食譜書(亦即《The
Little Paris Kitchen》)。為了測試她的食譜,她靈機一動,將自己居住的狹小公寓變為私宅餐廳,一週兩晚招待兩位客人(再多人也塞不下了),三道菜的套餐搭配酒飲,每人收取三十歐元的費用。過沒多久,Rachel的迷你私宅餐廳爆出人氣,潮人食客紛紛而來,自義大利至巴西都有媒體報導這間與主人一樣充滿個性的奇趣餐館,也因此吸引了BBC的注意。於是,Rachel的小小巴黎廚房躍上螢光幕,讓眾多電視觀眾為Rachel自然不造作的烹飪風格傾心不已。
Rachel在節目中主張法式料理並非如一般人所想像那般高不可攀,許多家常料理其實簡單易作,再加上一點她個人的創意與巧思,Rachel要把法國人的日常飲食傳進英國的家家戶戶。在一集30分鐘的節目裡,Rachel會帶你造訪巴黎的市場、麵包店、起司店、巧克力鋪、小酒館等處,讓你看看挑剔的巴黎人味蕾如何被滿足,連帶贈送巴黎的明媚風光;回到Rachel僅僅21平方公尺的住處(是的,她確實住在那裡!),你會先對Rachel的廚房尺寸感到訝異:兩臂展開便是容身極限,再為她能於如此窄小又簡陋的廚房裡做出一道道讓人垂涎三尺的料理感到驚喜。她的烤箱只比烤麵包機大一點點!
說真的,只要看一集節目,你就能明白Rachel為何討人喜歡。她的態度輕鬆自然,隨興自在,你可以感受到她對烹飪的熱情,卻又沒有美國式的誇張情緒(有時我不禁納悶美國人時時高漲的情緒究竟有何毛病);當然她會開懷大笑,也會不時蹦出幾句歡呼式的「woohoo」,但Rachel最可愛的地方莫過於在鏡頭前毫不掩飾的小凸槌,肉荳蔻磨到一半不小心掉進鍋子裡、冰箱太滿關不起來、被食物調理機的震動嚇了一跳,就是這些原本不該出現在鏡頭前的影像讓我們覺得親近,讓我們覺得,啊,我也能跟她一樣。於是那些因無法收納而懸掛牆上的鍋碗瓢盆成為美景,用火柴點燃爐火也看來浪漫,烤箱擺不下全雞亦不以為意,你覺得像Rachel一樣生活在小如鳥穴的公寓裡也挺有意思的,而你再也無法以廚房設備簡陋作為不下廚的藉口。我相信甚至有愛美的年輕女性,想模仿Rachel搽上紅色唇膏、換上碎花洋裝,就算身不在巴黎,心也早已飛去了。
這是一個形象包裝非常成功的料理節目,如同時下所有倡導lifestyle(生活品味)的消費,Rachel以及《The
Little Paris Kitchen》提供了視聽大眾美好生活的想像,但這份想像不再寄託於高檔廚具、廚房中島與大理石流理台之中,而是存在於你我平凡無奇的家中:節目中的廚房場景真的是Rachel的家,如果她能在那裡做出美味的餐點,你也可以。當然,你不得不承認巴黎這座魔幻城市為此概念增添不少光彩,但與此相比毫不遜色的是Rachel的個人特質,歌星演員走紅須有魅力,電視名廚又何嘗不是如此,上相、口條好、會做菜,還有一點面對鏡頭的風采,Rachel全都具備。她有吃這行飯的能力。
Rachel要真正受人歡迎,她的食譜也要有一定水準。《The Little Paris
Kitchen》主打法式家常料理,既是家常,就不會太複雜,但若全是傳統配方又太無趣,所以Rachel加入了許多個人發想,比方說在瑪德蓮蛋糕(madeleine)中擠入檸檬乳凍,將乳酪女士三明治(croque
madame)改用瑪芬蛋糕模型製作,把紅酒燉雞(coq au vin)改造為雞肉串燒佐紅酒醬汁,這些都是與傳統相異但仍然美味的作法,讓人想在家如法炮製一番。
不過,不可諱言的是,使Rachel人氣漸增的原因似乎是她所營造的氛圍勝過其烹飪技術。不免有一些讀者拿Rachel的廚藝背景大作文章,認為她不過只上了三個月的藍帶廚藝學院甜點課程,缺乏專業訓練,道行不夠;甚至有人認為,像她這樣一個成長於英國的中國-奧地利混血兒,如何能做出正統的法國菜?
要反駁上述說法,有太多反例得以適用,比方說英國名廚Heston
Blumenthal就是靠自學廚藝站上國際餐飲舞台,東京的米其林三星法國餐廳Quitessence的主廚岸田周三是不折不扣的日本人,不過這些都不是我論述的重點。在提出資格要求前,必須先看這位被推向螢光幕前的角色所欲觸及的目標觀眾為何。很明顯地,Rachel的目標觀眾是年輕人,並且是愛吃或對烹飪有興趣的年輕人,我相信這群人中一定有人崇拜名廚與米其林,但若說到賴在沙發上獲得娛樂的電視節目,與一兩個「欸,下次來做這個吃好了」的念頭,拜託,我覺得找Joël Robuchon來主持也不會比較好看。除非今天一位出現在媒體上的廚師端出了離譜的菜色,比方說用市售的海綿蛋糕、奶油與水果罐頭重新組合成一個蛋糕,如此我會破口大罵,否則用頂級餐飲的標準來要求訴諸大眾的料理節目與料理人實在是有失公允,也多此一舉。
也許有人認為,目前過於氾濫的料理書與料理節目水準實在參疵不齊,若不嚴加檢視恐會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我的看法是,何謂劣幣何謂良幣並無具體標準,世界第一餐廳Noma的食譜書與由好萊塢跨界美食圈的葛妮絲派特洛的食譜書本即可以並存,對於市場而言,重點是銷售,而銷售的目標需要分眾。大眾與菁英的界線會隨著時間而推移,一些自認為菁英之輩若擔憂大眾俗世文化侵犯過甚,那麼他們要擔心的事情也太多了。何不乾脆對這些事物保持開放的心胸?
而每次看到如《The Little Paris Kitchen》這般品味與趣味兼具的料理節目,我就又不禁為台灣的電視圈感到傷心。一定有觀眾和我一樣問了無數次這個問題:為什麼台灣就沒有這種料理節目?我們都看過一些關於台灣電視製作環境惡化的報導或說法,但說實在的,那些幼稚的廚藝競賽、呆板的料理示範、跳樑小丑式的主持方式與毫無美感的節目整體企劃已經讓我失望透頂了。不要告訴我婆婆媽媽就愛看這種味道,我相信一定也有想要為家庭餐食增添風情的煮夫煮婦們,希望看到重視質感與生活風格的料理節目。台灣的旅遊生活頻道似乎有經營這種本土料理節目的企圖心,如《Maggie魔法料理》或《帥哥好煮意》,不過都未真正掀起風潮,在我眼裡這兩個節目也都少了一點魅力。
也許我還是只能繼續浸淫於Rachel與《The Little
Paris Kitchen》的歡愉氣氛中。《The Little Paris Kitchen》只有六集,在YouTube上可全程觀賞,還沒看過的人,請馬上來感受它的魅力吧。
6 則留言:
Hello Liz~從妳的facebook連過來blog! 很喜歡妳的文章,尤其是這篇介紹Rachel的,介紹的好詳細。我也很喜歡她的節目風格,很訝異她只上過3個月的藍帶廚藝~
很高興認識妳的blog~Yunyuan
Hi Yunyuan,謝謝妳的支持!好巧喔,我在最近加入了妳與914的粉絲團,也才因此發現了妳的部落格喔!很喜歡妳分享的手作料理與照片呢,也很高興能在網路上認識妳:)
Really!! 好害羞喔~
謝謝妳也喜歡我的分享,還需要多多學習。倒是這一陣子閱讀了一些妳的文章,讓我多了一些些學習與感受,也多了一些關於料理這件事的思考。我很喜歡看妳文章中個人意見的表達與分析,會感染我也一起思考或嘗試去理解。總之,請繼續寫下去!
Yunyuan
謝謝妳,我們都要加油!:)
比起人人奉為女神的奈潔拉,我更喜歡天使般的Rachel
她的料理比較爽口
奈潔拉的料理.........
就算是紙片人吃,也會體重暴增""""""
只能當作餐宴菜,不能當家常菜
HI,很好的文章,請繼續寫下去,我會成為忠實觀眾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