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花季美食街的違和感


今年春節留守台北,除夕至初二都賴在家裡和稀泥,想想如此實在浪費大好春光與煦煦日和,正好陽明山花季甫揭幕,便決定不畏人潮地往山裡賞櫻去。

一路從市區上山,堵車慢行與摩肩擦踵乃預料中之事,不過走到往花鐘的人行步道入口,有個招牌讓我愣了半晌:「花季美食街」。此刻剛好從我身旁通過的三倆遊客手上拿著白胖包子,我心想前頭必定是熱鬧翻騰的叫賣景象,果然,再往前步行片刻,兩排黃色遮雨棚轟然開展,地上矗立著白底紅字的看板,「臭豆腐烤地瓜豬血糕」,這是一處被搬到了花叢樹林間的小吃市集。我頓時啞然失笑,方才出發前怕山上沒東西吃,還刻意外帶壽司卷與泡芙在車上裹腹,顯然是多此一舉。我怎麼會沒想到這是攤販賺錢的大好場合呢?


隨後,則是一股違和感。我以為春日賞花是優雅宜人的消遣,但這般生猛草根的夜市氛圍與我心目中的賞花印象實在不搭軋-說我有偏見吧,那雜亂無章的攤位設置與猛然竄入鼻腔的臭豆腐氣味簡直破壞了那份優雅。我突然想起,在京都的金閣寺裡,入內參觀同樣有參天古木,但在樹林裡歇腳喝茶的地方沒有速成廉價的塑膠棚簾,而是鋪著豔紅布料的木頭長凳,一旁立有同為紅色的涼傘,冰抹茶沁涼透心,碗裡的淺綠、四周的深綠與臀下頭上的大紅構成好看的對比。

為什麼我們的風景區往往只有馬馬虎虎如出一轍複製不息的攤販呢?

但,又轉念一想,我這般批評有道理嗎?如果,今天這些攤販變身為簡單生活節裡文青文青的樣子,由可愛的男孩女孩兜售馬卡龍、手工果醬、磅蛋糕,我就能接受了嗎?如果,今天這不是陽明山,而是峇里島海神廟外頭的街邊市集,同樣雜亂無章與速成廉價,我是否就會傾心於異國風情而開心遊逛起來呢?若是如此,我也不過是個自以為高尚又崇洋媚外的俗人。

那麼,我是否可就此稱這些風景區、夜市無所不在的小吃攤飯「台灣味」呢?因為這是台灣味,因為這是我們的常民生活方式,因為這是我們在地風土民情孕育而生的文化,所以那些亂與髒與陋就能被合理化了。外國人來台灣就是要感受這味,不是嗎?

我不能接受這個結論。

這個島來者不拒,荷蘭人來了又走,鄭成功來了又走,我們被清治、日治、國民黨治,而我們始終欠缺千百年累積發展而來、由上階層往下蔓延的貴族文化。我們總是在討生活,面臨生存壓力的社會欠缺精緻底蘊。六十年前的台灣,客廳即工廠;二十年前的台灣,出產科技新貴;現在的台灣,沒了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卻成了香港人羨慕的慢活天堂,小清新們認真生活,計較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的來歷與質感。而這,正是台灣可否從工廠式思維的cost down轉骨成品牌優先的value up的關鍵時代。

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值得更好的,只要我們願意多「浪費」一點、更吹毛求疵很多點,就像微熱山丘在東京表參道開店一樣,讓人感覺瘋狂。

而我認為,這同時也是台灣得否發展fine dining的關鍵。我喜歡關注國外fine dining的消息,也因此我總是在納悶台灣的fine dining到底在哪裡又到底是什麼。我們有優秀的日本料理,高級西餐也開始進駐,但台菜始終是侷促的小吃或鬧哄的桌菜,有人或許會舉出「食養山房」或「大山無價」這類例子,但我認為這二間餐廳並不能代表一個廣泛的精緻台菜定義,不如我們提及法國米其林或日本懷石料理那樣的清楚。所以,原本不精雕細琢也不講究排場的台灣料理,該如何value up呢?

如果能消除花季美食街的違和感,也許就能找到答案。

2 則留言:

Jeremy 提到...

精闢的見解,每到台灣各旅遊觀光景點,都會被這些白天出現的夜市攤販搞得倒胃口。

並不是要文青化一切商品,但是能找些乾淨、衛生的ORAGANIC小食、點心攤販何嘗不是更好的選擇呢?

匿名 提到...

欣葉會算是臺灣的fine dining嗎?高雄有一家餐廳,老新臺菜,可能不算fine dining 但是有儘量努力value up臺灣料理的感覺。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